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盒

岳飞《满江红》什么意思_满江红歌词岳飞

1.古诗词岳飞满江红

2.岳飞满江红原词

岳飞《满江红》什么意思_满江红歌词岳飞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

这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

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

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悲凉。

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

“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将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激励力量。

“饥餐”、“渴饮”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

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感人至深。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

古诗词岳飞满江红

1、原文

《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3、《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岳飞满江红原词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满江红》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满江红》赏析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满江红》写作背景

岳飞 (1103-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术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满江红 〖原词〗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潇潇〕疾猛的雨势。[歇〕停止。[尘与土〕比喻微不足道。[云和月〕指战场生活。[等闲〕轻率,随便。[靖康耻〕指北宋亡国之耻。靖康,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当公元1126—1127年。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第二年掳走徽、钦二帝。[长车〕战车。[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这里借指敌人的要塞或基地。[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皇宫。 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气壮山河、名扬四海的爱国诗篇。据有关资料考证,约写于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左右。全篇洋溢着炽烈、深沉的爱国情怀,其忠义愤发,足振懦顽的气势,曾鼓舞了无数志士慷慨赴敌,报国捐躯。 岳飞“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二十岁)从军”(《五岳祠盟记》),先后历经百战,为保卫南宋半壁河山历险累累战功。据《宋史?6?1岳飞传》载,在他三十岁时,宋高宗亲自“手书‘精忠报国’字,制旗以赐之”。靖康之耻,更使他热血沸腾,誓雪国耻,于是,他以凛凛正气,写下了这篇不朽的作品,抒发了他势欲凌云的壮志。词的上阕以“怒发冲冠”起句,托空兀起,一位愤怒至极,热血沸涌的大将肖貌兀立于读者眼前。这样的开笔,犹如爆竹, 响彻云空,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一下子奠定了全篇的基调。以下,随手波折,随步换形,写出“凭栏处、潇潇雨歇”。写他登高凭栏,看到猛雨迅风,渐渐停息。这种静场的物象与其内心奔涌不已的愤怒之情形成强烈的反差而相互衬托,使其愤恨异族铁蹄践踏中原,当朝昏庸无能的震荡激越的感情更为强烈,更具有巨大的冲击力。感情的起伏跌宕,使他抬头远望,看到的是国土的沦丧,人民在金人残暴统治下的呻吟,于是他“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他再也不能按奈住自己奔腾涌动的情怀,“气吞胡虏”的忠愤之气,犹如开闸的大江,澎湃千里之外。“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是充满豪情地回顾,也蕴含了对昏庸朝政的不满于愤恨。其时,岳飞大约三十岁左右,他半生戎马征战,十数年间于晋、豫、苏、湘等地,南北征战,抗击金兵,卫太原,救东京,克复建康,平定江淮,叱咤风云,战功卓著,朝野称誉。但是,岳飞面对中原版荡,朝中畏敌如虎,屈膝求和,偏安江南者大有人在,大片国土沦丧的现实,他视自己的赫赫战功,比起击退金兵,全其金瓦,就犹如尘土,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了,此可谓“铲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题青泥市壁》)。此时此刻,岳飞情之所系,心所向往的不是区区功名,而是“何时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满江红?6?1登黄鹤楼有感》),是“深入虏庭,缚贼主,蹀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宜兴张诸镇张氏璧题记》)。其抱负之远大,思想境界之崇高,于此可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三句歇拍,是作者的自励,也是对自己和天下血性青年的告诫之语,语重心长,其情眷眷。山河破碎,失地未收,靖康之耻未雪,中原父老涂炭,壮志未酬,因之,应该珍重年华,力图报效,切不可“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头来壮志未酬而空叹白头,遗恨千古。岳飞就是这样把自己的功名与国家的命运和中原父老的安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词的下阕,慷慨陈辞,直抒壮志,表述其光复山河,誓雪国耻、扫清胡虏的决心。靖康元年金人攻陷汴京,此年春,徽、钦二帝及后妃、王子、百官被掳,北宋亡国。岳飞面对这一奇耻大辱和政治惨变,无法忍受,难泯憾恨,于是,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来抒发自己与金人不共戴天的仇恨之情。把灭胡虏,收失地,还我河山,为国报仇雪耻,视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决心为尽自己的职责而流血捐躯。于是,他要统帅全军将士,不畏艰险,“驾长车”,长驱猛进,“踏碎贺兰山石,扫清西海尘”(唐?6?1姚嗣宗诗句),在贺兰山一带与敌人浴血奋战,直抵金人老巢黄龙府。史载:金人攻陷汴京后,屠民,北宋大臣,徽、钦二帝及皇后、太子、诸亲王、妃嫔、官吏共千余人皆被掳去,“府库积蓄为之一空”,“杀戮生灵,劫掠财物,驱掳妇人,焚毁房舍产业”,任所欲为。如此暴虐,岳飞怎能不切齿痛恨,难怪他决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了,其愤恨之情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复仇精神溢于言表! 最后三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神飞扬,满怀着抗金必胜,班师回朝的喜悦心情,想象他在凯旋之日,山河光复,朝廷献捷时情景。这种光明未来的结穴,当然是一种虚笔,一种想象,但却也写得栩栩如生,令人遐思,也显示了岳飞的“孤忠耿耿,大义凛然”(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热门文章